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种 | 安庆师大师生团队发现十字花科新物种生态保护再添成果

发布日期:2025-04-29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植物分类学期刊 PhytoKeys 发表了一篇题为《Rorippa daguanensis (Brassic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eastern China》的研究论文。这篇论文报道了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人员在七里湖发现的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蔊菜属新物种——大观蔊菜(Rorippa daguanensis)。该种花无花瓣与同属植物无瓣蔊菜(Rorippa dubia)相似,区别在于其茎不明显,植株矮小呈莲座状,果为短角果;果与广州蔊菜(Rorippa cantoniensis)相似,区别在于该种花无花瓣和苞片,果皮褶皱。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建立的蔊菜属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种与广州蔊菜互为姊妹种。

该种为安庆师范大学安徽省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团队在进行安庆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时,在七里湖发现。该团队依托于安庆师范大学安徽省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一带一路”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团队。目前,团队拥有研究人员22人,研究生3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1人,具有博士学历人员19人,团队平均年龄38.5岁。团队人员的专业组成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水文动力学等专业,主要围绕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与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开发与利用、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沿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展工作。本次大观蔊菜的发现人是团队负责人赵凯教授和植物组负责人章伟博士。

七里湖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西部,因其距离皖河入江口七里而得名。为长江一级支流皖河的一部分,长约12km,宽1-2km,丰水期水面宽阔,枯水期则仅余一条狭窄河流穿过宽阔的河漫滩。七里湖虽为皖河河道,实质上更接近一个小型通江湖泊,在沿江湖泊几乎都建闸的当下,七里湖的生态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汛期是长江重要鱼类产卵场,枯水期则为东方白鹳、白额雁、小天鹅在内的上万只越冬水鸟提供觅食场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数不多的生境最为原始、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目前,七里湖被划入安庆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一般控制区。

蔊菜属隶属于十字花科,目前全世界共记录86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国有11种,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低海拔地区。大观蔊菜的发现丰富了我国蔊菜属植物的物种组成,对探讨十字花科植物的分类、演化和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3897/phytokeys.253.145997

以上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时代本草”。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2NDY4MzYzMg==&mid=2247484254&idx=1&sn=c0fb93c3ba6f5ed83d128e7ec50317a3&chksm=c5c39006a815497167f6fc7b18eaadd0763fed0876d145e89eb4fff7a03b50e883ae7147abd6&mpshare=1&scene=23&srcid=0429jCLXVOGtLl6ZsfZGJ042&sharer_shareinfo=7adc5f68ecd981afc905b8b900f187b1&sharer_shareinfo_first=6c3b7504c4125817d6a21ae7df12a403#rd


上一条:生命科学学院与安庆石化共谋污染治理技术创新 下一条: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第四届“飞羽杯”羽毛球师生友谊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