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一,茄子!”面前的老人端坐在红色背景布前,穿着一身漂亮衣服,露出自然的笑容,随着“摄影师”李兵按下快门,这样的瞬间被相机定格。在他的相机中,近3000张底片中记录着100余名空巢老人的“最美夕阳”。
李兵是一名生命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赴寿县敬老爱老社会实践团的团队成员。连日来,该团队来到寿县寿州老年公寓开展一系列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们拍摄证件照、举办健康讲座和进行日常关照。
“在这里的老人大多数都是空巢老人,平时很少有机会去拍摄照片或者写真,而证件照又是他们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想为他们拍摄一张新的证件照。”李兵希望,这些透过镜头记录下来的瞬间可以成为这些老人们的一份独特回忆,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
搭上一块红色背景布、支起三脚架、在正中央摆放座椅……在这个临时搭建起的“照相馆”中,实践团的8名成员们为老人抚平衣领、给老人梳理头发、指引老人看向镜头,这样的重复动作在高温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李兵则站在相机后方,保持姿势不动,透过镜头观察老人状态,手中的快门键随时“待命”。“为了一张合适的照片,我要给每个老人平均连拍二、三十张照片。”对于他来说,只需按下快门便能完成的简易人像摄影工作在今天却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在视力模糊、听力下降、四肢萎缩等各种老年疾病因素的影响下,想要拍出一张直视镜头、神态自然的人像照极为困难。
“好在爷爷奶奶们很有耐心,十分配合我们的拍摄工作,这也给我吃了一剂‘定心丸’,下定决心拍出最好的作品呈现给他们。”李兵说。
几日后,走进老年公寓大厅,历经数天完成塑封的一百多张照片最终组成了一面“夕阳”展览墙。团队成员之一、生物科学专业2020(2)班的杨娅正带着老人们寻找照片墙上的自己。“照片上的我都不像我了!”一名老人满含笑意,望着展板上自己的“最美夕阳照”,对团队成员们表达感谢。
老人们围着这面照片墙,分享起自己的过往,这一切都被一旁的杨娅尽收眼底。“看到老人发自内心的笑容我也很开心,团队做的这些努力都是有意义且值得的。”
镜头不只记录着“最美夕阳”,也变成了老人们另一种“走出去”的方式。为了给老人们生活带来更多趣味,成员们还亲身赴往寿县当地的传统非遗寿州锣鼓的表演现场,用相机录制成视频向老人们播放观看。听着耳熟能详的“家乡味”,老人们十分开心,还有些老人伴着奏乐一起唱歌。
团队所进行实践服务的寿县是一个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城市,而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缺乏关爱,尤其是空巢老人则需要更多的陪伴和关怀。团队成员之一、生物科学专业2020(2)班的彭琛琛在同很多老人聊天时发现,他们的话题最终都会归于自己的家人、孩子,这令她几度哽咽。“在我们来到这里后,我发现老人们脸上经常带着笑容,这些笑容中或多或少也有对家人的牵挂与思念。”
“这次活动不仅帮敬老院的老人们留住美好,同时给他们带去了温暖。”团队指导老师徐启凤希望,团队成员们能在实践中发扬敬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美德,增强感恩意识,让爱心与成长同行。
“将善意传递,给老人多一份陪伴,少一份孤单,温暖的不仅是当代老人的心房,也是为未来的自己留下希望的火种。”李兵表示,社会的阳光应当照亮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未来实践团也将脚踏实地,将爱心事业传递下去。
(撰稿:曹旭 权琪 摄影:杨娅 审稿:张辉)
上一条:【三下乡】生命科学学院“湿”情画意——湿地保护法宣传实践团赴安庆市开展宣传调研活动 下一条:【三下乡】生命科学学院“魅力生物”科普宣讲团走进芜湖市社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