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专业2020届毕业要求达成报告
一、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要求全文 (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
1. 师德规范。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遵守教育法规;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传承“敬敷世范、勤学笃行”的文化精神,立志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2. 教育情怀。认同教师职业,热爱中学教育事业;注重自身修养和学识的提高,具备良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通过言传身教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3. 学科素养。了解生物学科前沿,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基本技能;了解物理、化学、数学及人文社科等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初步掌握学习科学相关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4. 教学能力。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具备教学基本技能;了解中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能够依据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与反思;初步掌握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5. 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的班级管理理念,初步掌握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工作的规律和基本方法,具有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6. 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树立生物学学科育人理念,能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开展育人活动;具有“三全育人”的意识,能够参与组织社会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7. 学会反思。具有专业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理念,能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并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了解中学生物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掌握基本的教学反思方法和技能。
8. 沟通合作。理解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协调能力,乐于构建和参与学习共同体,能够在专业学习和教育实践中进行分享与合作。
表1 专业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分解表
专业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名称及能力描述
1
师德规范。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遵守教育法规;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传承“敬敷世范、勤学笃行”的文化精神,立志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1-1价值认同: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正确分析和评判教育教学现象。
1-2依法执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熟悉基础教育政策、法规及中学教育中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坚持依法执教。
1-3职业操守:具有“立德树人”的理念,能在学习、实践等活动中传承“敬敷世范、勤学笃行”的文化精神,立志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2
教育情怀。认同教师职业,热爱中学教育事业;注重自身修养和学识的提高,具备良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通过言传身教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1从教意愿:热爱中学生物教育事业,具有积极的从教意愿,为自己即将成为一名教师感到自豪。
2-2教育素养:注重自身修养和学识的提高,具备良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2-3引领能力: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富有爱心和责任心,能够用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
学科素养。了解生物学科前沿,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基本技能;了解物理、化学、数学及人文社科等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初步掌握学习科学相关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3-1学科基础:了解生物学学科前沿,掌握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和实验基本技能。
3-2知识整合:积累跨学科知识,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构建基于生物、物理、化学、数学及人文社科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
3-3学习科学:初步掌握学习科学相关知识的方法和策略,能够指导学生科学学习。
4
教学能力。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具备教学基本技能;了解中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能够依据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与反思;初步掌握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4-1教学技能: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科教学等相关理论知识,通过“三字一话”、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基本技能的考核。
4-2教学实施:了解中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能够依据中学生物课程标准,运用学科教学知识进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与反思,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
4-3教研能力:初步掌握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等生物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在生物教学中开展一定的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
5
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的班级管理理念,初步掌握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工作的规律和基本方法,具有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5-1管理理念:树立德育为先的班级管理理念,初步掌握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
5-2班级活动: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有效的班级活动。
5-3班级管理:了解班主任工作原理和方法,掌握班级管理与建设工作的规律,具有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6
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树立生物学学科育人理念,能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开展育人活动;具有“三全育人”的意识,能够参与组织社会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6-1学科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树立生物学学科育人理念,初步掌握学科育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在教学中开展生物学学科育人,促进中学生人格的塑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6-2三全育人: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在参与组织校园文化和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品德养成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7
学会反思。具有专业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理念,能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并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了解中学生物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掌握基本的教学反思方法和技能。
7-1终身学习: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具有终身学习理念,能够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制定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7-2反思能力:了解国内外中学生物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改进。
8
沟通合作。理解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协调能力,乐于构建和参与学习共同体,能够在专业学习和教育实践中进行分享与合作。
8-1沟通交流:具有良好交流协调能力,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与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8-2协同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备团队协作精神,乐于构建和参与学习共同体,能够在专业学习、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等过程中进行分享与合作。
二、2020届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概述
近一次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对象是2020届(2016级)毕业生,执行2014版培养方案,当时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尚未出台,该版培养方案的毕业要求未按照认证标准进行对标,对认证标准中的某些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的课程在2014版中也尚未开设,秉持持续改进的态度,在2018(2.0)版及2021版培养方案中均进行了修订和改进。
“最近一次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分析”依然运用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进行评价,但参照认证标准,根据最新版(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矩阵进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直接评价结果:对课程体系进行分析,2020届课程体系在总体上能够支撑和实现培养方案所述毕业要求,基于毕业要求指标点高支撑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计算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情况。通过毕业要求达成度计算,2020届学生均达到了专业设置的毕业要求。间接评价结果: 基于通过第三方调研机构的跟踪调研结果,2020届毕业生均到了专业设置的毕业要求。最终的达成值=直接评价达成值*0.7+间接评价达成值*0.3。
依据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2020届毕业生在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等方面的达成度均高于毕业要求达成预期(表2,图1)。
表2 2020届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结果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方法
达成期望(定量值、定性达成描述)
达成情况
直接评价
间接评价
最终达成度=直接评达成值*0.7+间接评价达成值望*0.3
师德规范
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综合性评价
外部调查
>0.6
0.82
教育情怀
0.85
学科素养
0.80
教学能力
0.86
班级指导
0.84
综合育人
学会反思
0.91
沟通合作
图2-1 2020届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
三、2020届毕业生毕业要求一级指标达成情况分析
1. 师德规范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专业通过课堂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等多种途径引导和促进师范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爱岗乐教,立德树人。“师德规范”毕业要求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师职业道德专题教育》、《教育学基础》、《教育实习》、《形式与政策》等课程形成高支撑。基于高支撑课程的直接评价,师德规范二级指标1-1、1-2、1-3达成度分别为0.74、0.83、0.81,师德规范一级指标的达成度为0.74。第三方对本专业2020届从事教育工作的毕业生进行了师德规范的调查,毕业生认为师德规范符合度为100%,其中认为“很符合”占比84.52%,用人单位对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的满意度为100%,其中“很满意”占比73.33%,达成情况良好。
毕业要求指标点
用于评价的课程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课程
指标点
1-1
价值认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定量计算
0.7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6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71
形式与政策(1-6)
0.89
1-2
依法执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81
0.83
教师职业道德专题教育
0.68
教育实习
1-3
职业操守
教育学基础
0.76
2. 教育情怀
本专业通过开设一系列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扎实培养师范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入学、毕业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专题教育》、《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等教师教育类课程,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通过教育实习、教育见习、邀请一线教师进课堂等方式,让师范生亲身感受教师职业精神,着力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和教育情怀。
基于课程的直接评价,教育情怀二级指标点2-1、2-2、2-3达成度分别为0.87、0.78、0.84,教育情怀一级指标的总体达成度为0.78。第三方调研本专业2020届毕业生,认为师教育情怀符合度为100%,其中认为“很符合”占比85.71%;用人单位对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敬业精神与责任意识的满意度为100%,其中“很满意”占比66.67%。
2-1
从教意愿
0.87
2-2
教育素养
0.78
体育(1-4)
大学英语(1-4)
0.72
2-3
引领能力
心理学基础
0.77
3. 学科素养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能够对“学科素养”提供强支撑的课程有《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及分析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以及《动植物野外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通过构建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生物专业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充分保证学生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和实验基本技能,同时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体系。
基于课程的直接评价,学科素养二级指标3-1、3-2、3-3达成度分别为0.77、0.72、0.82,学科素养一级指标的达成度为0.72。第三方对本专业2020届毕业生调研结果显示,毕业生“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等符合度为100%;用人单位对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的满意度为100%,其中“很满意”占比73.33%。
3-1
学科基础
植物学(1-2)
动物学(1-2)
0.70
生物化学(1-2)
细胞生物学
微生物学
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生态学
毕业论文(设计)
3-2
知识整合
计算机基础(1-2)
高等数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0.69
有机化学
3-3
学习科学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
4. 教学能力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能够对“教学能力”提供强支撑的课程有《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中学生物教学设计》、《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育见习》、《教育调查》、《教育实习》等课程。基于课程的直接评价,教学能力4-1、4-2、4-3达成度分别为0.80、0.84、0.88,教学能力一级指标的达成度为0.80。第三方调研结果显示,2020届毕业生认为毕业要求中 “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符合度为100.00%,其中“很符合”占比66.67%;用人单位对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满意度为100%,其中“很满意”占比66.67%。
4-1
教学技能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
4-2
教学实施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0.88
4-3
教研能力
5. 班级指导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能够对“班级指导”提供强支撑的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安全教育》、《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等课程。基于课程的直接评价,班级指导二级指标5-1、5-2、5-3达成度分别为0.78、0.77、0.89,班级指导一级指标的达成度为0.77。第三方调研结果显示,2020届毕业生认为毕业要求中“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符合度为100.00%,其中“很符合”占比74.05%;用人单位对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班级管理能力的满意度为100%,其中“很满意”占比73.33%。
表9班级指导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
5-1
管理理念
5-2
班级活动
5-3
班级管理
6. 综合育人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能够对“综合育人”提供强支撑的课程有《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教育实习》、《安全教育》、《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素质拓展》等课程。基于课程的直接评价,综合育人二级指标6-1、6-2达成度分别为0.80、0.86,综合育人一级指标的达成度为0.80。第三方调研结果显示,2020届毕业生认为毕业要求中“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能力符合度为100.00%,其中“很符合”占比73.08%;用人单位对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综合育人能力的满意度为100%,其中“很满意”占比73.33%。
6-1
学科育人
6-2
三全育人
7. 学会反思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能够对“学会反思”提供强支撑的课程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素质拓展》、《教育调查》、《教育实习》等课程。基于课程的直接评价,学会反思二级指标7-1、7-2达成度分别为0.89、0.87,学会反思一级指标的达成度为0.87。第三方调研结果显示,2020届毕业生认为毕业要求中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符合度为99.52%,其中“很符合“占比71.79%;用人单位对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满意度为100%,其中“很满意”占比66.67%。
7-1
终身学习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
7-2
反思能力
8. 沟通合作
学院特别重视学生“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打造了一批精品活动,结合师范专业特点,形成了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包括“生物达人”演讲比赛、中学生物教学技能大赛等。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并掌握沟通合作的学习方式,理解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有效提升了师范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通过鼓励师生参与各种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师范生沟通合作能力,体验“合作共同体”。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能够对“沟通合作”提供强支撑的课程有《教育实习》、《教育调查》、《动植物野外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素质拓展》等课程。基于课程的直接评价,“沟通合作”二级指标8-1、8-2达成度分别为0.89、0.87,“沟通合作”一级指标的达成度为0.87。第三方调研结果显示,2020届本科毕业生认为毕业要求中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符合度为100.00%,其中认为“很符合“占比69.23%;用人单位对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沟通合作能力的满意度为100%,其中“很满意”占比73.33%。
8-1
沟通交流
8-2
协同合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 毕业要求落实评价
毕业要求落实评价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一方面,针对毕业要求所进行的评价方式不够丰富,过程性评价存在教师主观性较强的问题,缺乏多元性和客观性。需要针对不同毕业要求指标点的特点,开发一套行之有效且具有较好区分度的评价方法和体系。另一方面,毕业生毕业后的追踪调查环节薄弱。在对已就业毕业生进行的系统性调查过程中,问卷调查难以100%覆盖。
2. 师德规范
师德的养成体系不够完善,多依靠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以及教育活动进行培养,课程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融入还存在不足;关于师德规范的评价,以课程考核的结果性评价作为主要评价依据,难以做到全面的达成度评价。
3. 教育情怀
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专业性的理解局限于观念层面和理论认知层面,缺乏体认,不够深刻,部分师范生对到乡村中学工作、坚守乡村教师岗位的意愿不够坚定,有所顾虑。
4. 学科素养
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培养方法不够完善,学生知识整合、融会贯通的能力有限。
5. 教学能力
教学基本技能方面,没有专门设置“三字一话”课程,学生平时自主练习不够,部分学生的硬笔、粉笔书写能力欠缺;教学实施实践方面,学生教学技能训练不足,教师教育类课程多偏重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不充分,且缺乏有效的课外训练机制;教学研究方面,学生均缺少系统的教研方法学习和教研训练,教学研究能力相对薄弱。
6. 班级指导
缺乏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班级管理的达成度评价缺少表现性评价内容;班级活动方面,缺少表现性评价标准。
7. 综合育人
培养学生综合育人能力时,侧重于思想课程教育,但在学科育人、课程思政育人方面的认知较薄弱;师范生对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校园文化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8. 学会反思
目前在校师范生参与国内外教育交流的机会较少,对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动态了解不足;对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欠缺,导致部分学生职业规划不清晰、反思能力不足。
9. 沟通合作
缺乏沟通合作技能的系统知识,在需要沟通的具体工作中缺乏理论指导,特别是缺乏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能力与实践,不少学生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心理紧张,不知所措。
五、改进措施
本专业积极探索建立更合理的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方法,以期对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毕业生进行精准有效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与分析,进而反馈、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落实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多渠道加强毕业生与学院的联系,定期追踪联系每一个毕业生。通过校友资源跟踪调查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调整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学校及学院将继续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制定生命科学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加强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课程思政和第二课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别化、针对性教育和评价。
在后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强化教育情怀养成课程的占比,在相关课程授课中加强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养成的比重。在《中学生物名师讲坛》等课程中邀请更多的优秀乡村教师作报告;在教育见习与实习中增加乡村中学的比例,遴选更多优秀乡村学校教师指导,加强对教育见习、实习前后学生的教育情怀的了解和反馈;建立新生入学从教意愿跟踪调查机制,了解学生在4年内从教意愿变化情况;通过“双导师”密切师生联系,加强对师范生的引导和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师范生的从教意愿。
进一步突出师范生“能力为重”,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邀请各方充分论证,整体设计学科知识学习与学科教学能力相融通的培养体系。
强化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在后续人才方案中增设“三字一话”课程。加强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学的合作关系,常态化协同组织教学实践活动,让本专业学生能定期去到各中学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现实教学相结合。通过“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参加导师的教研项目;鼓励学生选择教研类毕业论文题目;引导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有意识开展对中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提升教研能力。
增设班级指导实践课程,加强理论学习,注重专题实践、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在教育实习中加强实践锻炼,增加师范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把握,促进师范生有效掌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技术和方法。
加强师范生引导,提高学生对“综合育人”作用与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逐步建立德育类、思政类、学科类课程的综合育人体系,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科育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第二课堂参与性,有目的的开展以育德、育人为主题的活动,切实提高师范生综合育人水平。
鼓励支持师范生参加国内外中学教育、生物教育相关会议,邀请更多生物教育领域专家来学院交流,拓宽师范生学术视野,使师范生了解中学生物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课程建设,在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培养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职业发展规划理念和自我反思意识。
一是在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及学生参与的科研过程中,要求师范生主动与导师联系,培养其沟通能力;二是引导师范生在实习期间积极与家长沟通,协力解决家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等。
上一条:安庆一中师生来生命科学学院交流学习 下一条:生命科学学院圆满完成2020级生物科学类学生野外实习工作
【关闭】